🗒️草稿拾遗 029期
2022-6-27
| 2023-9-18
0  |  阅读时长 0 分钟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latform
你好,我是潦草学者。
这是草稿拾遗的第 29 期,有 1208 位朋友订阅了这份 newsletter,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 1234 位。
每当你看到 fomo 的人潮汹涌时,要停下来仔细问一问,这些人都在使用什么工具,需要消耗什么资源?————硅谷王川

🍜 生活体验

最近的用于阅读和写作的时间,都少了很多。
所以这次打开文本编辑器,才发现可以用来创作的素材虽然有,但是不多。写作的过程有点像是在努力挤要用完的牙膏,我还是努力用这两周阅读的作品完成了这一期草稿拾遗,没有动用存货。不知道质量会怎么样,希望大家可以有点启发。
另外,其实想写的话题有很多,但最近一直没有花时间写作。这件事值得我好好反思,接下来一段时间会把更多的想法写成文章,发布在公众号。

三顿半返航计划

攒了半年多的三顿半咖啡罐,这周参与了三顿半的返航计划。
返航计划的“物资”需要预约,先到先得,物资的数量有限,兑完即止。而我很巧合地设了闹钟,准时预约,兑换到了很热门的物资——the MAD HATcher 和三顿半联名的随身卡包。应该是本周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notion image
 
 

🤔 思想碎片

 
前段时间非常火的「刘畊宏」现象,引发我的思考。
好像大家越来越习惯于「跟」着做事情了。
  • 健身要看刘畊宏的直播,跟着跳;
  • 读书要加一个读书社群,每天跟着领读读书;
并没有说这样不好,只是因为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所以有很多不解。
在我看来,读书、健身,都是自己的事。 想要健身,我就办了一张健身卡,和教练学了基础的器材使用后,就坚持了一年下来。 想要读书,打开书就读,如果有人在旁边讲,我反而会觉得烦躁。
现在的消费者,似乎更需要的是一种参与感和陪伴感,有人陪着自己做一件事,会觉得比较能坚持下去。
 

☕ 内容杯测

01 文化维度模型与产品设计

hofstede 的文化维度模型,是将一个文化拆分成六个维度来查看:
  1. 权利距离:指数越高,社会成绩越明确,领导阶级话语权越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不同等级之间的情感距离很大,下属不太可能与上级商讨问题。
  1. 个体主义 / 集体主义:衡量某一社会总体是关注个人的利益还是关注集体的利益;
  1. 男性化与女性化:男性:果敢、坚韧、重视物质成就;女性:谦虚、温柔、重视生活质量。
  1. 不确定性的规避:回避程度高的文化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适合建立更加真实的规则,对偏激的观点容忍度低。回避程度低的文化对于反常的行为是比较宽容的,规章制度少。
  1. 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更关注当下还是未来
  1. 自身放纵与克制:人们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本性的程度
文章中认为,文化模型对产品设计风格有影响 例如
  • 在视觉表达上,权利距离低注重日常化,设计简约直白。权利距离高的国家更注重营造氛围感,传达华丽的视觉感。
  • 在集体主义国家中,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从众”,更适合使用 “排行榜”“口碑推荐”“评分” 等推荐方式。也适合使用拼团等活动,利用熟人关系链来进行传播裂变。
并且提供了不同国家主流产品的设计,来验证。例如电商App,欧美国家的首页更加简约直白,而中国和东南亚的产品则更加花里胡哨。(如图)
notion image
虽然文章的观点,论证过程不一定严谨,提供的案例也不够多,但这样的思考角度很创新,很值得阅读,推荐互联网产品或运营的朋友阅读。
 
文章链接:
 
 

02 高通胀社会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特点

今年以来,我司产品所在的业务国家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指数提升,商品价格提高速度快,年初20块钱一餐的伙食,现在几乎已经涨到了40块钱。
所以我想要了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有什么特点,读到这篇文章。
文章的回答是
  1. 超前消费:为了获取 “滞后性消费者剩余” 而超前消费,例如,年初贷款买车,现在卖出,汽车还是增值的。
  1. 消费者预期的物价上涨速率总是高于物价的实际上涨,因此会出现超市价格一旦上涨就出现哄抢的情况。
文章链接:
 

03 工作中的事项日志

一直有在关注效率相关的文章,各式各样的效率工具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有新的产品推荐。相比起来,能够读到的有用的方法却越来越少。
这次要分享的就是一个我个人会纳入我的「生产力宝典」的方法——事项日志
这个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完成事项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的工作和事项进度(如图),至少有以下几个好处:
  1. 便于理解和重新上手 如果事项由其他人接手,或者是隔天上班重新开始处理,都可以更快理解任务;
  1. 便于回溯事项的经过 如果你的公司需要写周报/日报,写报告时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做过的事情,不必再花费脑力回忆;
  1. 完成事项后回看,看看哪一个步骤超出了自己的预期,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这样以后再做类似的事情,也可以更好地预估工作量;
notion image
 
 
 

04 为什么夫妻店不容易存活?

在疫情的影响下,实体经济十分困难,其中有不少是家庭经营的饮食店。
文章中,作者爱吃的水煎包店亦是如此,明明门店水煎包的出品非常稳定,味道也征得了周围住户的认可,每天都有人排队,水煎包供不应求,那为什么会突然倒闭转让呢?
我们将水煎包店的经营公司拆分为? 利润 = 毛利 - 成本 = (销量*客单价)- 变动成本 - 固定成本
可以发现夫妻店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按照这样的公式去换算的话,五个人的劳动,一个月的产出勉强能够达到陆家嘴一位白领的收入。
在三篇文章里的后两篇,作者又分别类比了 Costco 和拼多多的商业模式,讲解了规模效应如何在商业世界中发挥作用。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戳链接阅读
文章:
 
 

05 商业分析师如何使用 flomo 培养贝叶斯大脑?

投资者南添,在这篇文章中说明了自己如何使用 flomo。 在南添看来,使用 flomo 做笔记,是不断找到新的 MEMO 来修正自己过去的概念。
也就是贝叶斯定律的基本原则,后验概率修正先验概率。通过不断新的 MEMO 的增加,我们的观点会变得更加完善。
喜欢研究笔记系统,或是做投资的同学,可以阅读参考。
商业分析师如何使用 flomo 培养贝叶斯大脑?(完整版)
1. 分析师如何使用 flomo 2. 分析师工作的意义:寻找事实和差异 3. 分析师的常见通病:记忆而非理解 4. 如何使用 flomo 提高分析能力 我不太建议大家直接打开 flomo 就输入想法,点击发送。这好比你向大脑输入了一个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一串文字、一串信息,但是你没有告诉大脑如何建立索引,如何在将来调用它们。 这个「理性」是指什么? 在基金投资行业,我发现这行的年轻人们不太容易形成这种贝叶斯大脑的思维方式。flomo 这个工具就很赞,它能够培养这种稀缺的思维方式。 在我的认知中,flomo 是一个外部的样本库,帮助你记忆认知之间的内部链接。而这些知识卡片相当于你的外脑,你可以从中调取需要的信息。 这就是预处理的过程,强化所有卡片之间的联系。 写得越浓缩,下次预处理就更快 -- 要舍得放弃信息。 flomo 根本就没打算让你把文字排版得很好看,所以它不鼓励你写长篇大论,反而只想让你像卢曼一样写下小卡片。 人的大脑就是一张网络,链接的密度比节点的数量更重要。 在自媒体的世界里面,就是比赛谁发文章的频率高、嗓门大或者万字雄文。 当市场大涨和大跌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跳出来娓娓道来地向你解释这件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听上去感觉很有道理,但是你没想过-- 让历史重新走一遍一样的路,是不是就一定会造成今天这个局面?答案是不一定。 这张图反过来看便是未然历史,有很多种可能的路径 β-内酰胺酶可能以120条路径来积累变体。| 来源:Samuel Velasco/Quanta Magazine; doi.org/10.1126/science.1123539 好,说回来。当分析师只会死记硬背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些常见通病: 按照先知查理·芒格曾经用过的比喻来说,有的人一辈子只会用锤子,所以看什么都是钉子。我把这句话改编一下: 一个人会用锯子,也会用榔头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工具,但是他最后拿到的是一把榔头,所以他看到什么东西都是钉子。 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先要看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木工活,应该用到工具箱里的哪几种工具,先用哪个后用哪个,才能把这个木工活给干好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但大多数人不是这样,他只是机械性地调用最后一次记忆。 刚开始你只需要 输入事实, 过段时间你就可以进行 以电动车行业为例,如果你记录了很多观点,观点之间差异性是很大的, 无从分辨谁是更可信的。但如果你记录的是电池的能量密度、里程、事故数等事实,你以后很容易发现差异。 预处理。 AlphaGo 的机器学习、贝叶斯大脑、卡片笔记写作法和 flomo 的底层本质相同,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来回切换,融会贯通地使用它们。 2 分析师工作的意义:寻找事实和差异 在外界看起来「高大上」基金/证券/商业分析师到底干嘛的?我作为一家私募基金的创始人和投资经理,我心目中好的分析师应当做到 3 件事。 分析师不应该走到我的面前,告诉我某某大佬曾经说过什么,有可能美国明天就要进攻乌克兰。我不要听这些似是而非的话,存在大量未经证实的逻辑、假设和没法求证的信息,充满情绪以及偏见的观点。 因此分析师的一生是成长的一生,是一个越老越智慧的行业。想想分析师要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开始,往脑袋里面存入多少的东西啊。一个分析师的存储量应该远远胜过其他任何岗位的人。 每一个分析师都需要知道决策者(投资经理)到底想问什么,也要知道他内心的 why 是什么,需求是什么。(很多朋友炒股是为了赚钱吗?我看未必,也许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 大家可能以为分析师都是高学历的精英,是不是有很多优秀的分析师?我坦率地说,我们这行优秀的分析师凤毛麟角,比基金经理的数量还要少。(全行业基金经理有 2000 多人) 3 分析师的常见通病:记忆而非理解 更可怕的是什么?他的记忆是「擦写式」的写入方法,即当记录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把前面的记录擦掉。很多分析师解决问题靠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受填鸭式教育的死记硬背所影响。 你只能说一个你认为这个事物能够改变世界的强有力的事实,而不是逻辑表达。 如果你还想保留全文, 那么建议不要用 flomo。 重度的工具是拿来记录历史的,轻度的工具才是拿来思考的。 这些卡片,只要你能写出来第一遍,你就一定能写出来第二遍。若是你想不起来,说明你没有学会。如果你学会了,根本不用想,那就是一种本能。 如果你想学习游泳,但游泳馆离你家有 30 公里远,每次去游泳之前你要准备很久。而那些家门口有河的人,往里面一跳,随便划两下会游泳了。 ...
商业分析师如何使用 flomo 培养贝叶斯大脑?(完整版)
 
 

06 《我和我的冤种外甥》

之前也安利过 @导演小策,一位梦想着成为电影导演的up主,曾经是朱一丹团队的编剧。
离开团队后,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用乡村老年人的叙事来拍“电影”,塑造了像大鹅、三炮这样深入人心的形象。。
这次导演小策的新视频,和以往不同的是视频长达到了一个小时,几乎是之前的三倍。这或许是代表着导演小策从视频导演迈向电影导演的一次尝试。
我觉得视频可以称得上是一部短片电影,模仿《菊次郎的夏天》,描述了外甥三炮带着三舅回娘家的一段旅程,电影前半段的节奏感把握的很好,笑点也围绕着两舅甥的旅程不断发生。
比较可惜的是电影最后收尾,有些唐突,但还是很值得观看的,安利给大家。
 
 
感谢阅读,这篇文章陈列了过去两周里,我认为有用或是有趣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我在周末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整理和编辑成文,发送给你。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赞文章,或是转发给你喜欢的人,或是给我买杯咖啡,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不苟活日记)和我一起学习,你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notion image
草稿拾遗 030期草稿拾遗 028期
Loading...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