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latform

2025 年九月份,Notion 发布了 3.0 版本,其中最主打的就是 AI Agent 功能。
在 Notion 中使用 AI Agent,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查找笔记内容,创建 DataBase(数据库) 的构建,自动完成内容写作和文件操作等。相比起最开始的 Notion AI 功能,使用了许多。

Obsidian 也有自己的 Agent
很多 Obsidian 的用户可能会对此感到羡慕。
但其实,经过我的研究,使用 Obsidian + Claude Code,完全可以做到和 Notion Agent 差不多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做到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操作。
Claude Code 的加入,解决了 Obsidian 的很多问题,我使用一段时间以后,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种改变:
- 让 Obsidian 更好入手:以前 Obsidian 劝退用户的原因是太难上手了,用户很难搭建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流,但今天完全可以通过一个指令,让 Claude Code 搭建一个最小可用的知识管理文件夹系统。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对话来优化自己的模式。
- 动脑更多,动手更少:Claude Code 可以让知识管理者解放双手,而更多地使用大脑。想要做的事情,一个指令发送给 Claude Code,让他帮助我们完成,不再需要去手动编辑文件,编辑文件属性,组织文件结构。
对于成熟的 AI 使用者和 知识管理者来说, Claude Code 绝对是一个不可以错过的工具。
使用了 Claude Code 一段时间后,我非常地“上瘾”,非常享受这种 Agent 帮我工作,而我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的体验。
在我日常的使用中,我可以给 Claude Code 发送一个指令,然后就去忙另外的事情, 再切回来查看 Claude Code 的结果。对于每一个向往效率工具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以前的提高效率,本质上是在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我们通过各种工具搭建一个好的工作流,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做事情。
但现在 Claude Code 确实带来了一些改变,极端地说,我们可以让 20 个 Agent 帮我们做一些工作,相当于,现在的效率提升,你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还可以更好地利用 Agent 的时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直接来看看我的一些使用案例
自动写每日报告
每日保存了内容,写作了新的内容以后,
让 Claude Code 根据今天更新的内容,写下一份报告,总结,并给自己更多的思考。
我的 prompt 是
你可以根据你的模板和要求做出调整。
发送指令后,可以看到下图中 Claude Code 的思考过程,Claude Code 会自动寻找当前日期编辑或者创建的文档,并理解他们所在的路径,是保存的内容,还是自己手动创建的笔记。阅读内容后,再给出完整的报告。


自动找文档
查找文档:在做研究,写笔记时,让 Claude Code 按照需求查找笔记;
图片里,我的使用案例是让 Claude 帮我找到有关”王慧文”的所有文档,Cladue 会使用命令行工具在整个 Obsidian 里检索“王慧文”,并把相关的文档推给我。
类似地,你可以提其他的要求,例如找到在 2025年9月14日 创建的所有文件。

批量编辑文档
如下图,可以让 Agent 给所有的文章加上一个 AI 总结的字段,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内容。

创建数据库
两个月前,Obsidian 发布了数据库(Base) 功能,很多朋友可能还没有用起来。
如果你不想学习怎么使用 Base,又想要像 Notion 中的 Database 一样使用 Obsidian,可以通过 Claude Code 来帮助你创建数据库。
在后文中,我会分享我的 claude.md 文件。
修改内容的原属性
在 Obsidian 中,元数据是使用 yaml 构成的。
很多时候,如果文档没有在创建时按照模板创建元属性,可能会导致文章的元属性缺失,导致其在 BASE 中查看时内容有缺失。
之前的手动编辑会比较麻烦,但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个事情交给 Claude Code。
在创建这篇文档时,我没有添加元属性,我就给 Claude Code 发了这个指令
Claude Code 一顿操作以后,就会自动按照当前文章的内容,帮我补充元属性了。
思考步骤如下图:

帮助思考
我一直在想,有了 AI 以后,AI 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吗?
可能答案还是 —— 不行。
但目前,至少 AI 可以提供一些启发。给我们一些没有思考过的角度。
比如但我询问 Claude Code :
Claude Code 会在我的知识库中检索“幸福”相关的笔记,并输出一份完整的思考报告。单纯阅读这个思考本身,也可以获得很多洞察。

开发插件
如果你想要在 Obsidian 里实现一些效果,但在社区插件中有找不到插件满足自己的需求,也可以用 Claude Code 开发一个属于自己的插件。
我就用这种方式开发了一个基于知识库做 RAG 问答的 MCP 工具并开源在了https://github.com/liaocaoxuezhe/obsidian-rag
当然,这个是一个很初级的版本,还没有解决大批量文档的性能适配问题,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我本身不是一个专业的开发者,希望有更加自身的开发者可以沿着这个思路迭代更加好用的 Obsidian RAG 工具。
这个仓库的原理,是会将文档内容所有的笔记都分段并向量化,然后通过 RAG 的方式,为 Claude Code 提供一个语义搜索的 MCP。
添加上这个 MCP 以后,Claude Code 就可以获得我们笔记的上下文支持,成为真正的第二大脑。
这个用法又值得单独开一篇文章来写了,先挖个坑,后面再填吧。
当然,Claude Code 能做的不止这么多,这些只是我测试出来的案例,充分发挥想象力,只要你能想到的内容,就大胆让 Claude Code 去尝试。
引用刘小排的一句话:
只要你有一个 SOP,就没有 Claude Code 做不到的事情
虽然这句话还是有些绝对了,但 Claude Code 确实给知识管理带来了很多以前体会不到的改变。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 Obsidian 和 Claude Code
Obsidian
这个频道的早期读者,很多事因为「知识管理」关注的我的朋友,应该对 Obsidian 不陌生,我们在这里只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Obsidian 是一个的笔记和知识管理软件。
相比起 Notion,Obsidian 有以下的特点
- 本地优先:所有笔记都以纯文本 Markdown 文件形式存储在你的本地的一个文件夹中。
- 双向链接:可以在笔记之间创建链接,形成知识网络;使用
[[笔记名称]]
语法轻松链接笔记。支持反向链接,能看到哪些笔记链接到当前笔记
- 生态完善:Obsidian 拥有丰富的社区插件生态,和浏览器插件类似,通过插件,可以在 Obsidian 中完成很多额外的功能
- 数据库:2025 年,Obsidian 不全了类似 Notion database 的数据库功能 Base,通过 Base,我们可以像 Notion 一样搭建自己的看板。

Notion 和 Obsidian 的对比有点像是 iOS 和 Android 的类比。
- Obsidian 和 Android 是开源的,适合喜欢自己琢磨、自己定制的朋友。
- Notion 和 iOS 是闭源的,适合想要直接上手的朋友。
今天 Obsidian 因为起开源和本地优先的属性,有很丰富的社区生态的加持,可以做的很多 Notion 中做不到的事情。但也因此在多端同步时会有缺陷。
而 Notion 则迭代比较缓慢,并且更偏向企业客户,对于个人使用的场景并不友好。
所以如果你是今天开始做知识管理的话,我会更推荐你使用 Obsidian 作为你的笔记软件。
Claude Code 其实是一个 Agent
可能很多朋友还没有接触过 Claue Code ,
如果只看名字的话,”Code” 的字眼已经说明了这是为 Coding 的产品。
Claude Code,期初是 Anthropic 公司发布的一款 AI 编程产品,因为 Claude 的模型和工程设计更加优秀,在使用同样的模型时,在 Claude Code 中完成的代码质量,要比在 Cursor 等 AI IDE 工具中完成的质量更高。
区别于有完整用户界面(GUI)的 Cursor 产品。Claude Code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CLI),所以对于没有接触过代码的朋友来说,会比较难上手。

==但其实如果更本质地去看 Claude Code,我更愿意称 Claude Code 为一款 Agent 工具。==
何谓 Agent ?
从更广义的AI背景看,Agent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概念。任何能进行自我决策、与环境交互,并试图optimize reward(优化奖励)的系统,都可以被称为Agent。
而在今天使用最新的大语言模型的背景下,我的理解是:
Agent 在一个「环境」里,按照我们的要求使用「工具」完成「任务」。他可以写代码,可以执行终端命令,可以访问浏览器等等。同时还对我们做过的任务有过「记忆」,是一个真正的助手,而不至于 Copilot。
在最新一代的基座模型中,模型厂商们加入了 React 数据的训练,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连续地使用多个工具,来完成任务。带来了这个新一代的 Agent。
那在 Claude Code 这个 Agent 中:
- 环境即是本地文件环境,这其实也是当前最适配 Agent 的环境;
- 任务是 CoT 范式带来的,在接收到指令以后,模型自动思考和推理执行步骤的能力。简单说就是在接受到一个任务后,Claude Code 会分步骤地一步一步完成工作。
- 工具是 React 范式带来的模型使用工具的能力,在 Claude Code 中,Agent 可以使用命令行工具,读取文件,编辑文件,网络查询,网页内容读取,还可以连接 MCP 工具
- 记忆,Claude Code 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在 Claude.md 文件中记录的要求,第二是当前对话的上下文中的短期记忆。在这方面 Claude Code 不是很突出,但也是够用的。
Obsidian 和 ClaudeCode 一拍即合
细心的你会发现,
Claude Code 的环境是一个本地的文件夹。
而 Obsidian 又是一个完全本地的知识管理系统。
那岂不是意味着,我可以使用 Claude Code 的能力来帮助我使用 Obsidian?
于是,沿着这个想法,Claude Code 和 Obsidian 一拍即合,成为了 Obsidian 最好的工具。
上手教学
如果你没有接触过编程,可能上手会有些难度。
没关系,网上有非常多的教程,可以帮助你上手 Claude Code。又或者,你也可以把他当成一个 AI 助手,在 Obsidian 中使用。
下面,我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上手教程,大家可以参考下面的操作。如果你要深度使用的话,我还是强烈建议你阅读 Claude Code 的官方文档
Claude Code 上手:完整安装与配置指南
前置准备
在开始安装 Claude Code 之前,请确保您的系统已满足以下要求:
系统要求
- 操作系统:Windows 10+、macOS 10.15+、或 Linux (Ubuntu 18.04+)
- Node.js:版本 18.0 或更高(推荐使用 LTS 版本)
- 网络环境:稳定的互联网连接(用于首次登录和模型调用)
检查 Node.js 安装
打开终端(Windows 用户推荐使用 PowerShell 或 Git Bash,macOS/Linux 用户使用 Terminal),输入以下命令检查 Node.js 版本:
如果显示版本号(如
v18.19.0
),说明已安装。如果没有安装,请通过以下方法安装:命令行安装方法
macOS 用户(推荐使用 Homebrew):
Windows 用户(推荐使用 Chocolatey):
使用 Node Version Manager(NVM,推荐开发者使用):
图形界面安装
如果不习惯命令行操作,也可以访问 Node.js 官网 下载对应操作系统的安装包进行安装。
第一步:安装 Claude Code
Claude Code 通过 npm(Node.js 包管理器)进行全局安装。在终端中执行以下命令:
安装说明:
g
参数表示全局安装,这样您可以在任何目录下使用claude
命令
- 安装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网络速度
- 如果遇到权限问题,macOS/Linux 用户可能需要使用
sudo npm install -g @anthropic-ai/claude-code
第二步:验证安装
安装完成后,验证 Claude Code 是否正确安装:
如果显示版本信息,说明安装成功。
第三步:首次登录与认证
首次使用 Claude Code 需要进行登录认证:
登录流程:
- 执行命令后,系统会提示您访问 Anthropic 官网进行认证
- 按照提示在浏览器中登录您的 Claude 账户
- 复制授权码并粘贴到终端中
- 等待认证完成
注意:如果您是国内用户,可能需要使用代理服务来完成认证和后续使用。
第四步:配置 Obsidian 工作环境
Claude Code 的工作模式是基于当前目录的,因此我们需要正确配置 Obsidian 工作环境。
定位 Obsidian 仓库
首先找到您的 Obsidian 仓库路径:
- 打开 Obsidian 应用
- 进入 设置 → 文件和链接 → 默认笔记库位置
- 复制显示的路径(例如:
/Users/Documents/Obsidian
)
导航到 Obsidian 目录
在终端中导航到您的 Obsidian 仓库:
你也可以使用 orange_ai 开源的 claude code now 项目来实现。可以读读橘子兄的文章,安装这个开源项目后,在文件夹(finder) 中一次点击就可以启动 Claude Code.
初始化 Claude Code
在 Obsidian 目录中首次启动 Claude Code:
首次启动时,Claude Code 会:
- 扫描当前目录结构
- 查找并读取
CLAUDE.md
配置文件
- 显示项目信息和可用功能
第五步:基本操作指南
核心命令详解
Claude Code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命令系统,以下是常用命令的详细说明:
项目管理命令:
/init
- 重新初始化项目,重新读取配置文件
/clear
- 清空当前对话上下文,开始新的任务
/compress
- 压缩长对话上下文,节省token使用
/exit
- 退出 Claude Code
信息查询命令:
/help
- 显示帮助信息和可用命令
/status
- 显示当前项目状态
/memory
- 查看或管理长期记忆
/context
- 查看当前所有的上下文
/cost
- 查看会话消耗的 token 数
模型选择与服务配置
Claude Code 支持多种模型和服务选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可用模型选项
1. Claude 官方模型
- 模型:Claude 4.5 Sonnet(最新版本)
- 优势:质量最高,功能最完整
- 要求:需要 Claude API 账户和付费订阅
- 适用:专业用户,对质量要求极高的场景
2. 镜像代理服务
对于国内用户,可以通过可靠的代理服务使用 Claude:
推荐代理:银河录像局
- 特点:老牌镜像服务商,稳定性好
- 访问量:域名月活约 72 万用户,相对可靠
- 服务:支持 Claude、ChatGPT 等多种 AI 服务
3. 国产大模型
如果暂时无法使用 Claude,可以考虑以下国产替代方案:
推荐模型:
- 智谱 GLM-4.6:在代码理解和生成方面表现优秀
- Kimi K2:长文本处理能力强,适合知识管理场景
特别优惠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体验 Claude Code,我与官方协商获得了特别优惠:
体验活动:
- 通过专属链接注册:https://cc.yhlxj.com/fr78f0
- 奖励:获得 1 天免费体验卡
- 说明:1 天时间足够完整体验 Claude Code 的核心功能
模型配置建议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模型:
- 日常笔记管理:GLM-4.6 或 Kimi K2(性价比高)
- 复杂代码开发:Claude 3.5 Sonnet(质量最佳)
- 学习和体验:使用体验卡先尝试 Claude
- 长期使用:根据预算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服务商

Claude Code 的上下文工程:深入理解 AI 的工作机制
要真正掌握 Claude Code,理解其上下文工程机制至关重要。这决定了 Claude Code 如何理解您的需求、如何与环境交互,以及如何提供精准的帮助。
我们可以在 Claude Code 中输入斜杠命令 /context 来查看当前的所有上下文
例如:
可以看到 Claude Code 的上下文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 System prompt:系统指令
- System tools:Claude Code 自带的工具,文件系统,命令行工具,网络检索等
- MCP tools:在 Claude Code 中连接的 MCP tools
- Custom Agents:自定义 agent
- Memory Files:claude.md 文件
- Messages:当前任务执行的上下文
这些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全局记忆文件:CLAUDE.md 文件
CLAUDE.md 文件:这是 Claude Code 最重要的配置文件,类似于 AI 的"记忆体"和"工作手册"。
CLAUDE.md 的核心定位:
- 项目说明书:描述当前项目的性质、目标和结构
- 工作指南:定义常见任务的处理方式和标准流程
- 能力边界:明确 Claude Code 在此项目中的权限和限制
- 沟通风格:设定回应的语言风格、格式偏好
CLAUDE.md 的内容结构:
会话上下文(Session Context)
当前对话历史:包含当前会话中的所有交互内容。
特点:
- 临时性:会话结束后即清除(除非使用
/memory
命令保存)
- 累积性:随着对话进行,上下文不断增加
- 关联性:Claude Code 会基于对话历史理解后续指令
管理命令:
/clear
- 清空会话上下文
/compress
- 压缩长对话,保留关键信息
/memory
- 将重要信息保存到长期记忆
环境上下文(Environment Context)
文件系统状态:Claude Code 对当前工作环境的理解。
包含内容:
- 目录结构:文件夹和文件的层次关系
- 文件内容:可访问的文件内容和元数据
- 权限信息:哪些文件可以读取、编辑或创建
- 项目状态:Git 状态、最近修改的文件等
工具上下文(Tool Context)
可用工具集:Claude Code 可以使用的所有工具和方法。
主要包括:
- 文件操作:读取、写入、编辑文件
- 命令行工具:执行系统命令
- 搜索能力:文件搜索、内容搜索
- 网络功能:网页访问、API 调用
- MCP 工具:外部集成的专业工具
记忆上下文(Memory Context)
跨会话记忆:在不同会话间保持的重要信息。
类型:
- 项目记忆:关于项目特定信息的事实
- 用户偏好:您的个人喜好和工作习惯
- 历史模式:过去成功解决问题的模式
上下文工程的最佳实践
- 精心设计 CLAUDE.md
- 有效管理会话上下文
- 优化环境上下文
在 Obsidian 中使用 Claude Code
Claude Code 只能在终端(Terminal) 中运行,无法内嵌到 Obsidian 中。
为了让 Claude Code 更好地和 Obsidian 的工作流结合,推荐安装 Obsidian 中的第三方插件——Terminal
这个工具可以让我们在 Obsidian 中直接内嵌地打开 Claude Code,让整个工作流更加流畅。
操作步骤
在 Obsidian-Prefence 中找到第三方插件,浏览社区插件,并搜索 Terminal,并安装第一个插件。

随后打开 Obsidian 的命令面板,输入“终端”,选择“在终端开启根目录:整合式”

Obsidian 会打开一个终端的页面,把这个页面拖动到有侧边栏中,就可以得到这样的页面

这样再按照上面我们说的选择适合的模型服务,就可以在 Obsidian 中使用 Claude Code 了。
模型服务推荐
再次推荐使用 Claude Code 的镜像服务,现在通过专属注册链接注册,就可以领取一天的免费体验卡,接着你可以按照我下面的案例,快速地入手 Obsidian。
体验活动:
- 通过专属链接注册:https://cc.yhlxj.com/fr78f0
- 奖励:获得 1 天免费体验卡
- 说明:1 天时间足够完整体验 Claude Code 的核心功能
如果你是新人,一步上手 Claude Code
如果你是一个 Claude Code 新人,通过下面的操作步骤,可以快速地让你上手 Obsidian,让 Claude Code 帮你创建一个知识管理的文件系统。
下面是在 Obsidian 中,使用 Claude Code 实践卡片盒笔记法的案例:
第一步,创建一个新的空的文件夹
创建一个空的文件夹,这个文件夹会作为 Obsidian 的文件系统使用。
在这个空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称是“Claude.md”的 markdown 文件,将我的提供的内容复制进去。(因为内容比较长,我把它放在文章底部的附件中了)
第二步,打开 Claude Code,并输入指令
按照上面提到的操作步骤。
- 打开终端
- cd 到当前文件夹的路径
- 启动 Claude Code
- 然后输入附录 2 中的指令
第三步,等待执行完成

你可以观看 Claude Code 的工作方式,在他请求权限的时候,授予权限。这样 Claude Code,就可以自动构建这个文件系统。

附录
因为附录内容过长,已经开源到 Github
您可以访问 https://github.com/liaocaoxuezhe/Obsidian_ClaudeCode_Prompt 来下载
结语
好的,这篇文章到这里结束。
简单回顾下
- 新的知识管理的方式:Obsidian 提供了强大的本地知识管理基础,而 Claude Code 则为其注入了 AI Agent 的能力,让知识管理从手动操作升级为智能协作。
- 我的使用场景:从自动写每日报告、智能文档检索、批量编辑元数据,到创建 Base 数据库,Claude Code 在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发挥巨大作用,真正做到了"动脑更多,动手更少"。
- 完整的上手流程:从 Claude Code 的安装配置,到与 Obsidian 的集成,再到创建卡片盒笔记法模板,即使是没有编程背景的用户也能快速搭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 新手快速上手 Obsidian:如果你是 Obsidian 的新人,可以使用我提供的方法,快速上手 obsidian。同时也可以体验 Claude Code 的奇妙之处。
感谢阅读,愿你在 Obsidian 的知识管理之路上,不再为繁琐的操作而困扰,而是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思考;愿 Claude Code 成为你最得力的助手,让每一次知识整理都变得轻松高效。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给我的文章点赞,在看,或是转发给你觉得需要的朋友。现在微信中的公众号,上新了内容推荐算法,对创作者的文章阅读和转发比例有了更大的要求,希望可以多帮点点转发,感谢。